发布日期:2025-04-13 15:13 点击次数:59
许世友是咱们军队里出了名的武术大师。他八岁就进了少林寺学艺,在那儿刻苦练了八年,练就了一身厉害的本事。老百姓都说他能像武侠小说里那样,在房顶上飞来飞去。
上世纪40年代初期,许世友被派往山东,担任八路军胶东军区的司令员。为了与当地百姓建立良好关系,他常常亲自到各地走访。有一次,他听到当地村民提起,在乳山崖子镇住着一位曾经在清朝皇宫担任过总管的人。
这位先生名叫宫宝田,字少滦。他十三岁那年,在北平的一家米店当学徒,碰巧被五王府的侍卫首领尹福看中了。尹福把他推荐给了当时的"大内总管",同时也是八卦门大师董海川,于是宫宝田就成了董海川的徒孙。
在尹福和董海川两位师父的精心培养下,宫宝田年纪不大就掌握了七十二种高超技艺。在这些技艺中,最令人称奇的莫过于他的“八卦掌”。这套掌法,是董海川以道家武术为基础独创出来的。
八卦掌一出招,速度飞快,旁人只能看到一连串模糊的手掌影子。这些掌影真假难分,虚实交错,层层叠叠,让人眼花缭乱。当它运劲时,手腕发力之猛,就像能把豆子碾成粉末一样,威力惊人,堪称绝技。
宫宝田在二十六岁那年掌握了这套掌法,很快就被召入皇宫,顶替了董海川的位置,成为"大内总管"。后来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向西逃难,宫宝田一路保护他们,立下大功,皇帝因此赏赐给他一件黄马褂。
清朝末年,朝廷日渐衰败,宫宝田在三十四岁那年辞去了皇宫总管的职位,回到了老家青山村。到了1922年,张作霖特意派了一位道士到乳山,劝说宫宝田前往东北,担任他的贴身保镖。
宫宝田看在同门的情分上,真的去了东北,在那里他两次救了张作霖的命。然而1928年,张作霖让他去北平保护张学良,他刚离开没多久,张作霖就被日本人炸死了。
年过半百的宫宝田回到了乳山故里,在家乡办起了武馆,收徒教习毕生所学,从此一直留在了这片生他养他的土地上。
【一、“大内高手”展示真功夫】
许世友一向热衷于武术,得知乳山有位传奇人物,自然忍不住要去拜访。于是某天,他带着几名八路军战士来到宫宝田的住处。然而,见到宫宝田后,他心里不免有些失落。
许世友本来以为,作为皇家的“大内总管”,宫宝田肯定是个高大威猛的汉子,眼神锐利,手掌宽大,四肢结实得像铁柱子。可没想到,眼前的宫宝田却是个瘦小的普通人,长相平平,完全不符合他的想象。
当时宫宝田已经七十多岁了,许世友暗自怀疑他可能早就使不出功夫了。正当许世友心里犯嘀咕的时候,宫宝田亲自打开大门,热情地把他们迎进大厅,还让家人端上瓜果和茶水招待客人。
两人简单聊了几句,许世友还是没忘此行的目的,坚持想看看宫宝田的功夫。对于这种要求,宫宝田早就习以为常了。
这些年,宫宝田在乡村经营武馆,经常有来自各地的武林高手,不远千里前来切磋技艺。一次,宫宝田领着许世友一行人来到他家后面的果园,为大家展示了一套精彩的刀法。
在演武过程中,宫宝田让一位八路军战士端着一盆水往他身上泼,想试试自己的刀法能否挡住所有水花。许世友见他年纪大了,觉得这样泼水不太合适,就让小战士动作轻缓些。
小战士按照许世友的指示,不再用盆子泼水,而是改用嘴含着水往外喷。可是,那些水珠全被宫宝田的刀法挡了下来,一点也没沾到他身上。
宫宝田越打越快,小战士眼看没法用水喷中他,干脆端起水盆就泼。哪知道这一盆水全被刀挡了回来,反把自己淋了个透,逗得众人捧腹大笑。
宫宝田耍完刀,紧接着一个飞腿扫向旁边的松树。只听“咔嚓”一下,那棵碗口粗的松树应声而断,成了两截。
许世友一看,连声称赞,忍不住走上前去,接过宫宝田手中的钢刀,随手拿起桌上的一颗红枣,往天上一扔,只见刀光一闪,“嚓”的一声,那红枣就被劈成了两半。
宫宝田竖起大拇指,夸许世友的刀法真不错,说年轻人越来越厉害了。其实这只是客套话,真要论起刀法来,宫宝田可比他强太多了。
两位高手展示完刀技后,宫宝刀又拿来一把刚摘的绿豆,高高举起,向在场的八路军战士发问:谁能把这些绿豆揉成细粉?几个年轻战士上前尝试,结果都未能办到。
宫宝田将绿豆握在手中,两手一压,往胸口一收,接着向外一推。当他摊开手掌时,原本硬得像铁砂的绿豆,已经全部碎成了细粉。
这手“搓豆成粉”的绝技,原本是宫宝田在八卦门中的拿手好戏。他年轻时就已经练得炉火纯青。如今,尽管他已经七十多岁了,但表演起来依然轻松自如,毫不费力。
宫宝田展示“水泼不进”的刀法时,许世友还能上前劈开一颗红枣。可当他使出“搓豆成粉”这招时,许世友就完全跟不上节奏了。至此,这场比武切磋中,许世友已经连续两次落了下风。
宫宝田毕竟曾在慈禧身边做事,深知人情世故。他想:人家大老远来拜访,自己总得给点面子。于是主动提到,他还有一招拿手好戏,叫做"蹲着跑"。
这种本事和武侠小说里描写的“轻功”差不多。宫宝田五十多岁时,还能在簸箕边上跑来跑去表演。如今他已经七十一岁了,只能在地面上展示这些功夫了。
宫宝田在台上演出时,特意放低姿态,笑着说自己年纪大了,比不上年轻的八路军小伙子,最多也就和女兵们较量较量。
许世友安排了一位女兵和宫宝田进行跑步比赛,女兵是站着跑的,而宫宝田则是蹲着跑,结果却是宫宝田赢得了比赛。
许世友那边连着败了三局,这三局里是不是他们故意让着对方,谁也说不准。不过,许世友身边的小战士小廖,当时就有点不高兴了。
一群人在树林里聊得正热闹,突然有只鸟被惊动,扑棱着翅膀飞上了天。宫宝田见状,开口问道:“你们当中谁能把这些鸟给射下来?”
许世友拍拍小廖的肩膀,叫他去打只鸟。小廖拿出枪,一声枪响,鸟应声而落。他得意洋洋地收起枪,挺直腰板。小廖暗自得意:就算姓宫的功夫再强,也比不上我这杆枪。
宫宝田突然提出要和小廖比试枪法,让在场的人都吃了一惊。许世友赶紧劝道:“人哪能经得住枪子儿啊?让我们朝您身上开枪,这可使不得。”
宫宝田笑着说:你们别直接打我,我拿根棍子挑起帽子,你们试试能不能打中它,看看你们的枪快,还是我的动作更迅速。
许世友最终点头答应了。可到了真正比试的时候,小廖的枪往左瞄,帽子却迅速闪到右边;他再往右打,帽子又飞快地挪到了左边。
小廖接连开了三枪,枪声震耳欲聋,许世友仔细一瞧,宫宝田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!众人顿时慌了神,纷纷高呼宫宝田的名字。过了好一会儿,他才从右边的高粱地里探出头来,笑眯眯地说:“我在这儿呢!”
【二、许世友“石弹子功”让“大内高手”惊叹】
原本这场“比武切磋”到这里就该结束了,许世友这边“彻底输了”。可谁也没料到,许世友突然走到宫宝田面前,对他说:
前辈,您的身手敏捷得惊人!小廖的枪法都奈何不了您,我倒要试试用石头能不能碰到您的帽子。
宫宝田答应和许世友比试一下,他走到离许世友二十步远的地方,还是用右手拿着之前那根木棍,棍子上挑着他的毡帽,嘴里数着“一、二、三……”,等着许世友用石头砸过来。
宫宝田刚说完“三”字,突然“嗖”的一声,一块石头飞来,他的毡帽应声落地。在场所有人顿时屏住呼吸,目不转睛地盯着许世友的右手,生怕错过任何细节。
大家一时还没回过神来,都在等着看许世友出手。谁也没料到,他手里的石头早就飞出去,正中目标了。过了十来秒,众人这才回过神来,纷纷赞叹:“真牛!”
宫宝田一看,立刻把手里的棍子一扔,快步走上去紧紧握住许世友的手,真心实意地说:“许司令的功夫真是厉害!”
当初许世友砍枣树那会儿,宫宝田虽然嘴上夸了他几句,但那不过是场面话罢了。可这回亲眼目睹了许世飞耍的那手“飞石”绝活,宫宝田可是打心眼里佩服得五体投地。
许世友对宫宝田说,他练的这个本事叫"石弹子功",是从少林寺学来的。那时候他在寺里,跟一位叫"高义"的和尚学了这套功夫。
许世友提到,他老家那儿山特别多,像大别山、马石山这些地方,山上到处都是野鹿、野兔和各种野鸟。他以前经常用这些小动物练飞石功夫,顺便还能打点野味回家改善生活。
加入红军后,许世友的“扔石头”绝技在战场上派上了大用场。每次部队攻打城池,他总是带着敢死队冲在最前面。
那时候红军装备简陋,枪炮弹药常常短缺,战士们只能依靠大刀和石块作战。经过长期实战磨炼,他才真正练就了这门少林功夫。
许世友最后对石宝田说:外面都在传他在少林寺练成了飞檐走壁的本事,其实不是真的。不过,他确实在少林寺学到了一项厉害的功夫,那就是"石弹子功"。
通过这次武术切磋,宫宝田和许世友结下了深厚的友谊。许世友还特意请宫宝田到八路军里开设武术培训班。可惜好景不长,培训班才办了几次,宫宝田就在1943年离开了人世。
【结语】
一九四三年,宫宝田老人因三儿子被日本鬼子杀害,悲愤交加,最终含恨离世。在晚清年间,还有一位与宫宝田相似的武林高手,同样出身于清宫大内。
霍殿阁有个响亮的称号——“康德第一保镖”,他是八极拳第六代掌门。要说起宫宝田是清朝末代皇宫里的顶级护卫,那霍殿阁就是溥仪在伪满洲国时期最厉害的宫廷保镖。
霍殿阁比宫宝田年轻十五岁,他也是十四岁才开始练武,学过二郎拳,还掌握了一些枪术和腿法,尤其擅长轻功。
1914年,霍殿阁在师父的介绍下进入军校担任武术教练。1925年,他辞去军校职务,在天津开设了一家武术馆。
1927年,霍殿阁在擂台赛上击败了日本对手。溥仪得知此事后,立即出资将他招入自己的贴身护卫队,担任武术指导。
可没想到十年后,霍殿阁的徒弟把日本人打伤了,溥仪怕惹麻烦不敢替他说话,霍殿阁只能辞职回老家,最终在一九四二年带着遗憾离开了人世。
霍殿阁和宫宝田这两位武林高手,在老百姓口中流传着"徒手接子弹"的传奇故事。据说他们离世后,那些独门功夫也随着他们一起消失,再也无人继承。
从那以后,“大内高手”的故事在中国正式落幕。许世友当年用一块石头就击败了宫宝田,许多网友觉得,这很可能是宫老故意放水。
尽管宫宝田年事已高,但他毕竟是清宫中最厉害的武师。至于许世友,不少人认为他在解放军里的武功水平可能进不了前三。那么,许世友真的有可能用一块石头就把宫宝田打败吗?
我觉得这事儿挺靠谱。首先,宫宝田之前已经连胜许世友三次,他根本没想到许世友手里那块石头能有这么大威力。其次,许世友那套功夫看着像野路子,但其实是有少林高僧亲自传授的,不是随便练练的。
这门功夫有个专门的名字,叫"石弹子功",和"弹指神功"的名字还挺像。许世友练这功夫练了很多年,经常在实战中使用,已经非常熟练了。
因此,在跟宫宝田较量的时候,许世友已经把这套本事练得滚瓜烂熟了。那些被吹得神乎其神的武功秘籍,说白了也就是以前练武的人总结出来的一些窍门而已。
在武侠故事里,人们总说“沉重的剑没有锋刃,看似笨拙实则精妙”,还有“真正的高手,随便拿片叶子都能当武器”。所以,不管你用什么工具来练功,关键还是要坚持不懈地下苦功夫。
光靠日常训练还不够,必须得在真正的对抗中磨练。时间一长,你就能掌握炉火纯青的本领。
某天,一个人忍不住凑过来问你:“这么厉害的本事,你是怎么练出来的?”这时候,你只要微微抬眼,不紧不慢地说:“没啥特别的,就是练得多,熟能生巧罢了!”
